荆楚网(湖北日报网)消息(通讯员 刘瑞哲 姚树军)10月18日至19日,中国秦汉史研究会2025年学术会议在湖北省资阳市召开。
没有枣阳这片历史底蕴深厚的沃土,没有光武帝刘秀独特的开国历史和统治风格,就没有后汉近200年的发展。深入研究刘秀及后汉,是继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,研究和实践史学领域“两个结合”特别是“二次结合”的重要手段。在桑阳召开中国秦汉史研究会2025年学术会议,不仅表明湖北省、襄阳市特别是桑阳市对刘秀及后汉历史文化的高度重视,也是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学术会议的重要一步。中国秦汉史研究会以继承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推动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为己任。吴先群希望与会专家学者以会议为契机,对后汉历史文化遗产进行细致研究和总结,为新时代文化建设贡献力量。
年会场景。图片提供:通讯员
年会场景。图片提供:通讯员
枣阳市委副书记、市长孔令波表示,枣阳是后汉光武帝刘秀的故里,是“龙飞百岁,光武中兴”的发源地,是秦汉文明的重要见证地。千百年来,仰韶文化与大溪文化在这里交融,农耕文明与帝国文化在此交融。在这里传承,造就了枣阳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文化气质。近年来,丹阳市始终倡导以文化育人、以文化兴业、以文化富城,努力“用好”历史潜力资源,“活活”深厚文化底蕴。孔令波指出,中国秦汉史研究会2025年学术会议在枣阳召开,对枣阳来说是一份极其珍贵的文化礼物。他希望与会专家学者为枣阳的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带来学术智慧,注入新动力,让“永恒皇城”的城市品牌传遍全国,闪耀时代光彩。
来自全国高校、科研院所、出版媒体的100余名专家学者将研究秦经济社会及汉朝。围绕法律与社会、思想文化、历史地理、国界、民族问题等话题进行了深入的学术辩论与交流。两人还就刘秀的研究和后汉历史进行了专题讨论。本次年度学术会议将集中展示2025年秦汉历史研究。与会专家注重传承文献与最新出土资料运用相结合,聚焦重要问题,提出创新结论,达成诸多学术共识,将秦汉历史研究推向新水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