冬季是流感季节。医生最近注意到儿童因流感住院的比率显着增加。家长应尽早发现流感或严重疾病的迹象,以避免对防护产生一些误解。甘肃省妇幼保健院(甘肃省中心医院)儿科副主任医师张成祖表示,流感和感冒有明显区别。流感发病突然,伴有持续高烧、全身酸痛、乏力、食欲不振、乏力等症状。普通感冒起病缓慢,常伴有低至中度发烧,常伴有鼻塞、流鼻涕和咳嗽。张承祖表示,5岁以下(特别是2岁以下)儿童是感染重症流感的高危人群。如果出现以下症状,例如持续三天或更长时间的高烧或 24 小时后发烧,则需要考虑红色严重。呼吸困难、鼻子发红、嘴唇发绀。精力下降、嗜睡、癫痫发作、烦躁不安。频繁呕吐、腹泻,并持续 4 至 6 小时缺乏尿。现有基础疾病(哮喘、先天性心脏病等)恶化。在流感防控和护理过程中,不少家长存在认识误区,不仅影响效果,还会加重症状。有些家长使用物理降温代替退烧药。 “单纯物理降温只能暂时降低皮肤温度,如果体温超过38.5度,应立即使用退热药物,避免出现热惊厥等并发症。”张承祖表示,退热药只能选一种,不能交替服用,更不能过量、频繁服用。有的家长给孩子洗热水澡、泡温泉,或者让他们“出汗”。张承祖说,趁热打铁洗澡或泡温泉属于高热,会使体温进一步升高,使症状恶化。 “大量出汗”会导致体温升高,并可能导致发烧综合症。如果您的孩子发烧,请穿宽松、透气的衣服,以便散热。不要给孩子盖上厚厚的羽绒被来“隐藏汗水”。 (记者梁军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