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前三季度,咸宁高新区竣工引进新项目156个。其中,1亿元以上项目96个,5亿元以上项目20个,10亿元以上项目14个。四项关键指标同比大幅增长,增幅达去年同期的六倍。
辉煌数据的背后,是咸宁高新区作为咸宁市经济主要驱动力的生动实践,倡导以工业为基础,以科技创新为核心,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,因地制宜加快新生产力建设。
着力推动产业链投资,集群发展潜力大增
“没想到咸宁也有”10月4日,黑龙江游客王先生出席在咸宁举办的谭艺演唱会。性。他意外地发现,这座小城市是红牛、元池森林、京麦兰、奥瑞金等全国知名饮料公司的生产基地。
这是正确的!咸宁凭借丰富的水资源和郁郁葱葱的生态环境,吸引了600多个国内外知名食品饮料品牌入驻。今年,全产业链产值预计将达到420亿元。其中,咸宁高新区占据全国大部分地区。
数据显示,历经20多年,咸宁高新区已引进红牛等10多家大型饮料企业,聚集400多个饮料品牌,饮料年产量超过70亿罐,已有31家企业加入产业链,逐步构建了从原料、加工、包装、营销的完整产业链。
去年,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饮料产业以生产基地为基础,咸宁高新区不断延伸链条,引进初知饮、卡博特包装、德国哈勒道城堡精酿啤酒、加拿大辣杜格酒业、镇果记、六分堂等20余家企业,集群效应更加明显。
链条思维是发展的核心代码。今年以来,咸宁高新区重点发展食品饮料、智能制造等高新技术产业,精准填补产业链空白节点。我们精心绘制了一张以产业为重点的“产业发展地图”。例如,在汽车零部件领域,咸宁高新区紧跟汽车“电动化、智能化、轻量化”发展趋势,引进智云谷汽车抬头显示器(HUD)、全新材料聚氨酯泡沫、美联桥汽车等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配套项目。移动电子零部件,深度融入武汉汽车产业链、供应链。
“食品饮料、智能制造、新材料等大型产业集群已初步形成。”咸宁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,前三季度,全区183家规制工业企业中有143家实现增长,产值净增近40亿元。
工业科技与创新深度融合加速新生产力涌现
我部“新年第一次会议”明确提出,要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引领战略,普遍增强核心创新能力和战略能力。咸宁高新区将把科技创新作为产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,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,加速生产力新爆发。
该平台构建了基础和双核创新格局。今年8月4日,咸宁科技创新中心在咸宁高新区正式启动运营。与咸宁(武汉)海上科技创新园合作,形成“研发在武汉、转化在咸宁”的“离岸+陆上”创新模式。新的双核正好对应现代“5+4”工业体系。
公司主体培育燕真创新层级。咸宁高新区重点构建“科技型中小企业、高新技术企业、科创企业”逐步培育体系。目前全省已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343家、高新技术企业217家、科技创新企业18家。社会层面。高新技术企业达标比例达到77%,研发机构覆盖率达到89%。全国共批准专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19家,省级中小型专特新企业74家,省级创新平台50个(学术专家工作站19个)。在新材料、智能电机等领域突破32项重大技术,其中7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,12项国内领先,3项实现进口替代。
聚焦解决关键问题,推动绩效转型。搭建需求导向的科技创新供应链平台,发布技术要求326项,精准化技术要求207项ly 连接。近三年,获得科技奖励3亿元以上,备案成果216项,技术合同成交额超100亿元。湖北浩华生物、武汉地震科学仪器等企业科研项目荣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,信和生物荣获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奖。
我们将重点吸引人才,加强支持体系。推动80余家企业、30余所高校合作,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超过10亿元。三年来,累计投入1.5亿元,聘请各类人才9000余人,组织专家解决技术难题70余项。恩推动新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与武汉理工大学、南玻光电、硅酸盐建材的合作,取得重要技术进展。
“我们将重点扶持智能电机、新材料、大健康三大产业集群骨干企业,深化武汉、咸宁转型模式研发,推动更多创新成果在咸宁高新区产业化。”咸宁高新区产业规划和科技创新局局长宋晓霞表示。
体制机制创新激发新活力、开创新视野。
8个月前,施伟坐在咸宁高新区科技创新局办公室里,盘算固定资产投资。现任公司投资促进部部长。智能制造电子信息产业园办公室工作人员,是一位经常奔波于世界各地的项目投资专家。
今年2月,和施伟一样,咸宁高新区45名年轻高管走进新成立的医疗健康、食品饮料、智能制造、电子信息新材料三大产业园,从代办处走到了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最前线。在此背景下,政府机构里“坐着聊天”的人逐渐减少。项目现场,“产业招聘员”、“企业服务员”的数量有所增加。
去年底以来,咸宁高新区率先践行开发区转型升级的基本趋势,深化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,进行管理体制和体制改革。合理、高效的运营模式为核心。优化管委会组织架构,将内部8个机构整合为5个,重点做大做强三大产业链,选拔在三大产业园区工作的高管人员,全力投入招商引资、项目建设、商务服务等重大业务。目前,直接参与海外长期投资和服务公司的人数已从20人增加到80多人。
同时,打破“铁盆”,实行定额制和全民用人制度,逐步调动现有行政干部,建立“正向晋升、反向调整”的动态管理机制和“月表扬、季奖金、销售业绩、半年度业绩记录”的激励机制,形成了市场化、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。和良性循环。目前,公司正在分两批招聘“双一流”大学毕业生29名。高新区高管团队年龄构成明显优化,高管创业精神大幅提升。
制度机制创新正在走向深海,最终要服务于高新区的产业发展。为实现这一目标,咸宁高新区遵循“政企分开、管办分开”的原则,实行“管委会+企业”运营模式,重点建设政务服务、项目招商、商贸服务、生产、要素融合、现代生活等五大平台。管委会将重点履行行政管理、产业规划、行政审批等职能,并负责将原来负责的建设、招商、运营、服务等具体事项,交给专业化、市场化的运营公司。
一是在市内主动成立投资促进公司,开展股票投资、资产管理和上市公司间的合作。例如,天猫精灵项目直接投资980万元,占股49%。项目达产后,年产值可达4亿元。通过项目嫁接、安置采购、司法拍卖等方式,有效盘活闲置低效土地,加快盘活“休眠资源”,实现“空笼换鸟”。今年共盘活12块地块、共计945.4亩低效土地。
二、基金业协会成立,产业化引进D基金、创业投资基金、天使投资基金等,加快构建“创业投资+产业投资”、“创业投资+创投”等政府引导的基金体系,解决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全生命周期的各类融资问题。
此外,我们还将围绕上下游企业的供需关系,打造涵盖原材料集中采购、产品配送、仓储物流、金融等功能的产业供应链平台。共有675家企业入市,撮合交易总额12.87亿元。